問題分析:濕疹病因系內濕和外濕兩邪合而之為患,中醫(yī)稱濕疹為濕瘡、浸淫瘡,并對不同部位的濕疹進行了形象的闡述,如對耳部的濕疹稱為旋耳瘡、陰囊濕疹稱為繡球風、手部濕疹稱為鵝掌風。濕疹偏方:熏洗法:1、用生山香750克、銀花60克、蒲公英60克、九里明60克、黃柏20克、五倍子6克、白鞏3克、蛇床子20克、蒼耳子20克、川椒5克、孩兒茶15克、荊芥20克,水煎湯,每天先熏后洗2-3次,連續(xù)熏洗至病愈。2、用白鮮皮30克、苦參30克、土茯苓30克、紫草10克、地膚子30克、蛇床子30克、赤芍12克、連翹30克、金銀花30克、荊芥10克、防風10克、蟬蛻6克、甘草10克,紗布包好,水煮沸15-20分鐘,將藥湯倒于盆中,先熏后洗患處,每天2次。每天1劑,3劑為1療程。若局部紅腫,選加板藍根、丹皮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;滲水成瘡,選加黃芩、黃柏、梔子;結痂干燥并奇癢,選加地龍、烏蛇、白花蛇;慢性經久不愈,加大黃;病變在上半身,加野菊花、夏枯草;病變在下半身,加黃柏、白花蛇舌草。
意見建議:濕疹為常見皮膚病。它是一種變態(tài)反應性疾病。古人稱之為“浸淫瘡”、“旋耳瘡”、“繡球風”、“奶癬”等,其癥狀均為濕疹表現(xiàn)。(1)濕熱證:多見于急性濕疹。表現(xiàn)為皮膚發(fā)紅,出現(xiàn)丘疹,或小米粒狀紅疹,頂端起水泡,癢,抓破后流水,浸淫成片,可結痂,伴口干少飲,小便色黃,苔黃膩,舌質紅,脈滑數(shù)。治宜清熱祛濕,可從下列方中選用:①黃芩6-10克,黃柏10克,蒼術10克,苦參12克,車前草15克,豬苓10克,水煎服。②土茯苓15-20克,苡米30克,木通10克,蒲公英20克,甘草3克,水煎服。③苦參50克,蛇床子30克,蒼耳子15克,水煎取藥液洗患處。